中华打假第一碑
——《奉宪勒石永禁》
镇江五条街“唐老一正斋”药店,距今已350年。清康熙初年,唐守义得异人传授良方,秘制灵膏,治病神疗。康熙名臣河道总督陈鹏年治理黄泛,把“一正膏”用于广大河工,将各种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关节炎等病症治愈,在黄河流域负有盛名。康熙五十年,河督为表彰“一正膏”疗效卓著,赐题“橘井流香”匾,更使“一正膏”名气日增。
从康熙到同治,200年间,镇江五条街上,不断出现假膏,唐氏为防止假药诳客误病,有损信誉,不断打假诉讼。据石碑记载:乾隆24年三世祖副榜唐云龙呈诉,乾隆28年四世祖监生唐炳蔚呈诉,道光27年六世祖监生唐宝峰呈诉均告胜诉。由于官府告示经风雨损坏,或官员调动,或动乱,假药又趁机藉端诈扰,直至同治六年七世祖举人唐沐呈诉,终于同治八年奉督、抚、臬、道、府、县六级官衙,领批勒石永禁,永远禁止伪劣假药。碑文有:......抚宪准於老店门首建立旗匾由道给示勒石永禁并行县遵照在案据禀前情合并给示勒石永禁。为此示仰远近客商军民人等,尔等当知一正斋老店秘方利济久经驰名,只此唐家,并无分铺,不许私制假膏混淆牌戳,图利病民,倘有故违,以及藉端诈扰,一经访闻或被告发,定即提究详办,决不姑宽,其各凛遵,勿违。特示:同治八年九月二十七日示。
“奉宪勒石永禁碑”距今已140余年,称得上“中华打假第一碑”,1982年被列为镇江市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