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悠悠五千年文明古国,孕育了许多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产品技艺,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经济瑰宝——中华老字号。它历经沧桑、自强不息,一脉相承、世代相传,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老字号是一个地方历史和文物的鲜活存在。弘扬老字号经济,保护老字号并将其发扬光大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任重而道远。
镇江唐老一正斋膏药店,是具有三百五十年历史、中外驰名的老字号,让我们走进它的历史与现实,一睹尊容。
一 地理位置及建筑格局
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镇江市,是一座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在市中心五条街、大市口的现代化高楼林立丛中,有幢古色古香、风格独特的老式石门楼,门楼上隐约可见“唐一正斋”几个字。走进去庭院深深,里面是一群具有晚清建筑特色的四合院,
宅内石碑、字画、联匾等呈现出凝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就是具有350年历史的膏药老店“唐老一正斋”。
今天,在这里能听到依稀的笃笃石臼捣药声,闻到阵阵草药的清香。
来到镇江的国内外游客每每被这爿古朴凝重的老店所吸引,或驻足观赏,或摄影留念。这幢镇江市中心的石门楼建筑,1982年已被
列入镇江市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二 石碑记载袐方传授由来
据店堂里的石碑记载:“我祖布业生理得异人传授良方祕治灵膏治病神效创自清朝康熙初年……”三百五十多年来,由于唐家的祖
传膏药治病神效灵验,社会上对“异人”传说纷纭:有说是八仙铁拐李的葫籚仙药洒在唐家的,有说是济公和尚在唐家做过手脚的,还有一说是白蛇传许仙白娘子在这里开过药店……这些民间传说给这家百年老号蒙上了神秘的传奇色彩。
家传:明末清初,“一正斋”创始人唐守义因黄河水灾,随父母从河南逃难到镇江,在“茅兆升”布店当学徒。后因父母双亡,孤身一人无以为靠,以店为家。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一个老乞丐来到布店乞讨,唐守义起了恻隐之心,拿出了积蓄的银两给予周济。以后老乞丐不断来乞讨,唐守义不断施舍,经一年多的时间,唐守义的积蓄即已被布施而尽,而那老乞丐竟照讨如故。正犯难之际,老乞丐从破衣兜里掏出了一张纸,说:“念你诚实厚道,对我解囊相助,我将此方给你,望你精心祕制、济世利民”。 唐接过看了一会才知是张药方,再找老者已无影无踪。老人既未留下姓也未留下名,此后这个老乞丐再也没有出现过。——这就是石
碑上记载的“异人”之由来。
这个“异人”至今是个谜,民间传说纷纭,据后人推测,此老既非乞丐,亦非是传说中的神仙,而是深通岐黄的高人,因子孙不才,良药后继无人,才以云游乞讨方式寻找秘方继承人。此高人经过一年多的攷验观察,终于找到了可以传承的人,便放心回老家了
此说是膏药的药效神奇,人们要神化它吧。
“唐老一正膏”的创业艰辛
康熙初年(1662年),唐守义按照老乞丐所嘱,将秘方制成膏药,施舍贫苦病人,疗效十分灵验。来布店索取膏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茅家老板干脆把布店改为茅兆升膏药店。唐守义仍为药店伙计。 日久,终为膏药产权归屬问题发生纠纷。街坊邻居调解不下,进行诉讼。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唐胜诉后另开药店取名“奕争斋”,意博奕而来,药名“益症膏”。雍正元年(1723年)为避圣諱(雍正名胤禛音同弈争),正式改名为“一正斋”。 “一正”之名,意即“一心本一德治病救人、正人先正已一丝不苟”,“一正”即一身正气之意。数百年后,人们在店名“一正斋”前加上了“唐”字和“老”字,成为“唐一正斋”或“老一正斋“;二百余年后,到民国十一年(1922年)唐八世掌门人唐萼楼在农商部注册”唐老一正斋“。现在门楼上的“唐一正斋”四个端厚清秀的大字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殿试第三名进士(探花)、名书法家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镇江人)题写的。“唐家老铺”匾是道光年间状元李承霖题写的,这四个字原嵌在石门楼膏药园心画面的四周,在1966年“文革”浩劫中,石门楼被毁而丢失,能找回来的仅存“唐家老”三字,“铺”字不知去向。
“ 一正膏”疗效卓著名扬天下
“一正膏”,因一张膏药能反复使用,可治疗多种病症,清末民初曾称“万应灵膏”,民间俗称“镇江膏药”。它由名贵的麝香、木香、乳香等近80味中草药按君、臣、佐、使配伍精制而成,具有舒筋活血、祛风止痛、化痞除瘀、消散顺气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裂、骨折(不错位)、筋骨疼痛(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刺)、腰肌劳损、神经痛,胃寒气痛、饱胀腹痛、积食、痞块、乳娥(乳房肿块、小叶增生)、月经不调、痛经等症。应用面广,使用方便、无副作用。
康熙年间,钦差河道总督陈鹏年督管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河北、山西等七省水利,河工患上述等病者甚多,陈鹏年以“一正膏”疗之,解除了广大河工的病痛疾苦。康熙五十年(1711年),陈鹏年也患筋骨疼痛之症,贴了“一正膏”后,于不知不觉中痊愈,并闻到一股膏药的香味。深有感受膏药疗效卓著,于是他以良药的典故“橘井”赐题“橘井流香” 匾。“橘井流香”是由良药的典故“橘井”而来。所谓“橘井”,源于二千年前汉文帝时代,葛洪《神仙传》記载:传说,古时候,黄河决口,瘟疫流行,死人无数,苏家的仙人传授橘叶一片、井水一升,可以杜灾(辞海有记载)。此法传开,果然灵验,消除了瘟疫,因而流芳百世。橘井”此后成为表彰药道高深的颂词典故。
数百年来,“一正膏“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负有盛名,特别在黄河中下游河南、山东地区,素有嫁闺女以镇江膏药(唐一正膏、萬應靈膏)作为陪嫁之风俗,且此风很盛,经久不衰,家喻户晓。故而,镇江人传说:“唐家的膏药是茅山的菩萨招远不招近,过了黄河就放香”。
同治十年(1871年),江南大主考王纹绾赐“济世利人”匾;同年苏、松、常、镇兵备道、臬台布政使勒方锜赐“香芬玉釜”匾;汪知县赠“举人”匾,这些匾额都是历代名人对名店“一正斋”、名药“一正膏”治病救人、疗效卓著的表彰和颂扬。
|